防止儿童性侵害事件的关键策略和方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圳心协 Author 陶林
文章出处:深圳心协
作者:陶林,精神科主任医师,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深圳市性学会会长
(图:《全性补习班》观念:我们被谁建构 性教育)
今年6月29日上海某上市公司董事长猥亵幼女案再度点燃了民众对性侵事件的怒火,57岁董事长对8岁幼女行奸淫之道(有文说是8岁,后来见不到了。微妙之处),事件的恶劣性令人发指。但愿此事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府和相关的公检法司工青妇教育卫生等部门更应该从这一事件中进行反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打压和预防类似的发生,让性健康教育和性安全性教育能够落到实处,也为受害人及其家庭伸张正义并且化解伤痛。
一、实施性侵害的三级预防模式
在社会层面进行性侵害的预防一般倾向于使用公共卫生预防模式,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级预防:以全体居民为主,在社区进行,主要是预防性侵犯宣传教育,学习必要的与性犯罪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或重点人群,如青少年预防犯罪的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性保护知识的教育以及约会教育。重点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年轻人,外来务工青年等。
三级预防:针对性侵害的受害者和实施者,这是补救教育,其实主要是心理治疗和咨询、以治疗和监管为主,包括出狱后的行为监督和观察。
一级预防才是最为有效的预防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预防性暴力工作的主线。预防性犯罪的作用不但能减少性侵害还能预防或避免让那些原本可能成为性罪犯者的人,不会成为性罪犯。其结果当然是受到性伤害的儿童和青少年大量减少。对于性侵害案件的曝光绝不是地方政府或学校的责任或过失,因为从古到今,性侵害哪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但是,如果不开展性教育、性侵害案件发生后不积极补救反而控制舆论或掩盖事实,这就应该承担道义责任,实际上是为今后类似事件的频发起到保护伞的作用。此类案件出现之后,各级部门主动采取措施或积极跟进的报道罕见,令人痛惜。
(图:《全性补习班》观念:我们被谁建构 性教育)
二、儿童性侵害的责任是成人和政府
儿童由于年龄关系,无论从智能还是体能方面都不是成人的对手,不可能靠他们自己来防止性侵害,所以家庭、学校、社区和全社会都有保护儿童不受性侵害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小学教育和学生守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对比英国和我国的小学生守则发现,英国小学生守则更为实用,重点强调安全教育,突出性安全防范,而我国的小学生守则重点是道德和理念以及文明礼仪的教育,只有珍爱生命,注意安全这8个字,过于简单和抽象,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缺乏实用性。这也是学校性教育没有纳入必修课或经常被敷衍了事现象的反映,社会上性侵案件的不断涌现,应该能够推动学校性教育的开展,也让性安全性教育深入人心。通过学生守则也能够理解家庭性教育的不足,因为家长多数也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偏远地区学校也没有开展性教育,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社会教育问题。
(图:《全性补习班》观念:我们被谁建构 性教育)
英国小学生守则
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不与陌生人说话。
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坏人可以骗。
我国小学生守则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 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积极参加劳动, 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 有责任心。
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
三、羞耻感是性侵事件频发的元凶
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与西方的内疚文化不同,耻感文化强调羞耻之心,而内疚文化源于基督教。两种文化的演变差异是羞耻感强调群体意识,而内疚文化强调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做错事是自己主动忏悔,而中国人最怕别人指脊梁骨。法制教育强调管制,而道德教育强调内在道德。法律条款应该是社会道德的底线,过线就犯法了。但长久以来,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树立人的羞耻感,也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别。而羞耻感在封建社会对于性问题男女有双重标准。逐渐演变为“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古代和近代弱女子被人侮辱,往往是女性投河自尽,而这种精神还得到标榜。时至今日,这种针对女性的贞洁文化或羞耻文化现象不但残存而且影响巨大。如果女性遭受性暴力,往往责怪自己,家人也责怪自己没有把孩子看好。想到报案就会被巨大的羞耻感压倒。今后哪有脸见人,父母家人如何面对熟人、孩子如何面对同学和老师、办案如何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询问和检查,受害人要不断将性侵害的过程回忆和诉说(心理学和法学上说是二次伤害,性伤害是第一次。),如果是熟人强奸,今后还要不断面对罪犯的亲属,甚至还当心有钱、有权、有势者的打击和抱负,在这种情况之下多数人只好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自认倒霉。如果有罪犯相关人提出私了之时,往往就不了了之。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埋下悲伤的伏笔,也为性侵害者的犯罪提供了保护。
解决受害人和家庭的羞耻感问题才是预防和惩治性侵害案件的关键所在。具体方法就是高度保护隐私,形成性伤害报案之后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为受害人家庭解除一切后顾之忧。包括经济上和法律上、心理上的援助。这就需要借鉴国外的性侵害危机干预中心模式,这种机构在我国这样的羞耻感强烈的社会,更为必要。这是解决性侵害问题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建设保障,让人财物能够到位并且合理使用。
(图:《全性补习班》观念:我们被谁建构 性教育)
建立性侵害危机干预中心是政策和机构保障
美国最早的性侵害危机处理中心(Rape Crisis Centers)是在1970年成立的。O’ Sulliwan(1976)曾调查全美90个性侵害危机处理中心,发现它们的服务项目依序包括:
1、陪同做笔录(90%)
2、陪同去医院(89)
3、陪同上法庭(80%)
4、志愿者专线(78%)
5、长短期咨询(60%)
6、警务人员训练(56%)
7、医务人员训练(56%)
8、心理卫生人员训练(49%)
9、自我防御课程(29%)
10、法庭观察(25%)
11、司法人员训练(13%)
附: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居警情通报
关联阅读
文中配图来自陶林老师参与录制的视频《全性补习班》,阅读原文可前往观看全集